目前分類:靜讀書 (9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終於,看完了波多里諾和蟹行。

 今晚,在葉子咖啡呆了快一個小時,好不容易讀完二章多的蟹行,今晚回家後,就接續著把第九章看完,終於也看完這本書了!從去年十一月廿一日看完第一章後,到今天大約花了四個多月才看完這本書。期間看完了巴瑞可的不流血和艾柯的波多里諾,這里程可和蟹行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一樣漫長啊!

 而波多里諾是從今年二月廿日開始看起,至今也ㄧ個多月,由於工作忙碌的三月份更是個空窗期!要不是這一兩個禮拜,每晚都要求自己在洗澡前或臨睡前看上一章,也或許得再拖上一陣子!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夏先生不停的走著,是因為承受不了心裡的負擔,可以想像一種想要贖罪卻又不知如何去做的心態,他想要作些什麼,卻又不知道作些什麼,整個心和身體都靜不下來,只有不停、不停地走著!像用酒精、賭博或啥東西麻醉自己一樣。走到最後,變成一種習慣!走到最後,連別人也不再細究他的理由!但他可還是承受不了那種心裡背負的重擔,那種內心的折騰和負荷,於是、最後、還是讓他自己帶著自己走進冰冷的湖水裡!

 曾經,我想他可能是如書上所說的:是因為參加過二次大戰,作了某些道德良心無法負擔的錯事,才會如此苛責自己。但,最近我已經不再為他找理由了!只是體認到--每個人心裡都有些重擔,都有些不斷在逼迫你前進、移動的背後靈,夏先生步履堅定但內心倉皇,而我呢?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看《千羽鶴》男主人公「菊治」這個角色,就像是在看卡謬的《異鄉人》一樣:這兩位男主人公都像鏡子一樣,反射著外界給予他們的刺激,但卻沒有什麼堅實的內在可以吸收、反應亦或轉化外來的刺激。對他們來說:存在,似乎變成一種虛無的無實體感,反而只能從他們外界的人事物狀態,才能反過來確定他們是存在的。尤其,最後:「當菊治猜想著文子是否已去自殺,而自己是否亦要尾隨?」這段,對比起《異鄉人》在臨死前,和神父對話那段,同樣的虛無,同樣的不知道何謂生存,同樣的不知道生與死之間的差別、臨界或干係?

2.
 如果,將整個故事外顯到和當時社會情境聯繫起來,《千羽鶴》寫於1955年,日本戰敗後九年,整個日本政治、經濟和社會仍舊處於黯淡、沉昏的內縮情勢底下。而書中的菊治,這唯一重要的男性角色,早就失去大東亞共榮圈下氣盛的武士精神,反而是一種貴氣日下、不管世事,就如同前一點所言的:充滿虛無的感覺。尤其,不論菊治或川端,都是貴族出身,更不可能容忍於這種兩極間的遽變。因此,這種虛無退縮的性格,極可能就是當時社會氛圍的映照。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寫於Sat Mar 6 12:58:11 2004 at 椰林BBS,改寫於 2004-03-12 12:30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研討會午休時間 )


 老實說,我確實知道且能體會部分讀者對 Umberto Eco 或張大春《城邦暴力團》的不滿,認為充滿太多讀者無法知曉的真假知識和無法領悟的文字趣味,是一種過於炫才的文學小說。但我真的喜歡這種眩才式、百科全書式的小說,所以,就試著說些自己的想法!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gitta at 葉子 2004-02-20 20:59


 終於等到 Umberto Eco 新書 Baudolino (波多里諾)中譯本的出版了!雖然去年早就在敦南誠品看到英譯本(初版則是於2000年在義大利,當然原是義大利文)--但厚厚的一本,思及以往買英文書卻從未看完的不良紀錄(尤其近千塊的 Magaret Atwood 的新書《》,至今仍依然如新地在我書櫃橫躺著),當下只好忍下抱回家的念頭。


 嘿!雖然整整推延了三年多,皇冠終於在這個月出版!剛剛快速瀏覽了十幾頁,嗯~嘲諷味比前三本多了很多唷!簡直追得上《帶著鮭魚去旅行》和《誤讀》這兩本雜文集!(可恨皇冠只翻譯並出版這兩本雜文集而已。)但可恨的唐諾卻在書皮廣告橫條上透漏一些閱讀感想!可恨!可恨!可恨!真想把他在書前的評論整頁撕掉,但~愛書是首要原則,唉~不看就罷!不用去糟蹋書!(但為啥要唐諾「搗毒」啊!?之前不是都請張大春嗎?張大春不是更適任些?不過沒差!看小說先看導讀是項很嚴重的「罪」!我還不至於會去犯。)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中午,在客戶那邊經過一連串支援系統測試失敗之後,一個人跑去羅多倫午餐,順手帶了這本書,也僅僅花了半小時就看完這本書。

 像當初我不喜歡Baricco的《絹》一樣,我也不大喜歡這本中篇小說--或許是因為義大利是歌劇的發源地ㄅ?(笑)我總覺得 Baricoo 這位義大利暢銷作家的作品太過於戲劇性,很多情節讓人像乘坐雲霄飛車一樣,卻看不到前方的軌道--總得來說,相當突兀。

 至於書評說 Baricco 行文像是樂譜,但對我來說這像是不可接觸的 James Joyce 的英文典故一樣,我在中譯本中看不出意趣,也不沒有足夠的語言修為去讀懂。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普通的故事性

 在看這本書時,總覺得不怎麼深入,不管是作者所描述的或者我內心感受到的,總覺得在還沒有領略到時,文字就結束了,內心空空的就把書看完。

 這種感覺和在看《蘇西的世界》時有點不同,Sebold是在你泫然欲泣之前抽離你離開現在,所以就故事性來說-Sebold的說故事能力確實比較好,適可而止的描述更讓你回味,甚至我認為比 J.K. Rowling 累贅且雜亂的描述更好,雖然 Rowling有更多趣味的點子。

不深入的內容

 從書裡頭來看,女主人公應該是個抗拒舊時代的新女性,從她諸多的行為來看就足以明證,但在作者的描述裡-除了諸多事件發生外,沒有太多的文字說明--沒有心靈上的掙扎,沒有人際間的衝突,看起來書裡的世界就這麼淡淡的,和認為那時候該有的衝突、激昂等期待、想法都不搭嘎。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在作梳洗的無意識動作時,腦袋裡順便想著要不要把這本書看完,記得上次有這種掙扎是在看-惶然錄、月球姓氏或舞鶴淡水等書之時,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心態-因為一旦放下,八九成就從此不會再看。等到自己下定決心不想再看這書之後,才悚然發現-ㄟ~我已經看完了耶!ㄜ~再想一想,真的已經看完了!

 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奇怪的事情--一部在我個人電影十大可以入選的電影,我竟然看它的原著小說可以食之無味到這種地步,連是否已經看完都忘了神。

 這是翻譯的問題?這是作者的問題?但電影裡頭讓我心動的場景、劇情,在書裡頭都有啊!去互助團體借別人的死亡來堅實自己的存在感、對著型錄細數小窩裡的收藏、呆滯在柏油路上看著自己碎裂的生活、借著手臂灼燒的疼痛來確定自己還有痛的感覺,最重要的,轟掉整個經濟體系來給自己和人類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屆聯合報文學獎評審,曾在討論時形容參賽者常呈現自說自話式的「看著肚臍眼書寫」,得獎的作家卻不同意。

 小說獎得主周丹穎致詞時回應,這種「肚臍文學」可能是因為新世代作家大量使用第一人稱獨白,而獨白中的「我」同質性太高所致,但「獨白絕不等於單調」。』【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03/12/23 聯合報】

 在讀過駱以軍的《月球姓氏》後,我就找不到想看的台灣小說,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可以是說我最後喜歡的一部台灣小說,而我-從不喜歡駱以軍-這位應該歸屬於張大春的學生,所以完全對《月球姓氏》沒有印象。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初讀
 這本書剛從秋水堂買來,還沒翻過,就被我妹妹捷足先登--更重要的是,她邊看邊罵,說渡邊淳一是個濫情、不倫、沙豬男人-雖然我也認為非這樣的男人也寫出不出《失樂園》,但我實在不喜歡有人在我看過這本書之前就如此武斷評價,我只好請我妹妹暫且閉嘴。

 昨夜,發現我妹妹看完後的書擺在小客廳的桌上,所以順手翻了第一篇-<雪之阿寒>-記錄著渡邊淳一的第一個戀愛的短篇,也從此隱約的猜想到渡邊為何想從醫生轉變成作家,而又爲何寫出《失樂園》這樣的書。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gitta 結於葉子咖啡

 從運輸通訊變革所帶來的「地球村」憧憬,美國以其運輸、通訊及技術之先進所披天蓋地影響到全球的經濟霸權,以及其經濟霸權所導致後帝國式的媒體文化霸權和國際政治霸權--除主要在亞洲國家出現文化衝擊之外,多次出兵而在中東和中亞所投出的政治衝擊,正不斷以燎原之勢蔓延。當地球村的世界大同憧憬破滅,到目前全球化趨勢掌握在美式帝國主義的經濟、文化和政治霸權影響下,原本的民族國家會如何反應此一新局?

 當然,美國霸權並非萬能--從911到無法緝捕的賓拉登,從逃遁的海珊到無法遏止的伊拉克地下反抗,從以色列不間斷的中東烽火到年底來令人心驚的土耳其爆炸案,民族主義份子或基本教義份子仍以活躍、激進的方式對抗著全球化,或曰其背後的美式霸權主義。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雪遺音》,清朝華廣生輯,道光八年(西元1828年)玉慶堂刻本。為近代民歌選集,多為散佚之作,共分四卷,收錄清代流行曲調如馬頭調、嶺兒調、滿江紅等七百餘首。

 《白雪遺音》只是個當時的流行歌曲集,這個「只」字是褒也是貶--褒的是順應時代,貶的卻是局限於時代。

 有人把《白雪遺音》和《詩經》相比擬,但《詩經》經孔子篩選和文人詮釋,早就失去民歌味道,而與當時時代脫節,因此-<蒹葭>一章可解是對美人的傾慕,也可解是對理想的執著;但民歌的意思是更簡潔的、更直意的,愛恨其實就在詞句中表現。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直接說,山田詠美這本小說好不好?還不錯,雖然不夠好,但是還不錯。有些作家就適合喜歡寫短篇,山田詠美就很適合,很容易地就掌握到起承轉的步驟,而在這過程中,很順順當當的帶出一些東西出來,讓你感受--雖然這感受有時是非常女性化的,我是個男生,當然不敢也不能承認百分百體會她所要描述的,但我確實抓到一些東西,不是像一般講究情節變化的極短篇,只有劇情變化瞬間的錯愕而已,而沒有實在且紮實的東西存在。而且,山田詠美很容易的就「從內裡掏出一些濕黏的東西出來」,這句很「舞鶴式」的描述,確實讓我很想拿山田詠美和舞鶴作些比較。

 以我這個讀者的感覺來說,舞鶴是直接從性和慾中掏篩文字,因此舞鶴書裡頭的文字除了他自個兒的思想之外,抽離了思想就剩下是性和慾;當時初讀《鬼兒與阿妖》,讓我著迷於他文字裡頭純然的性與慾,更甚亨利米勒的《北回歸線》、《南回歸線》(這兩本確實已被我看過的電影和書籍比下去了),但問題是-我看不到任何愛或情之類性質的存在。就算舞鶴在書中擺明了他正在和女人交往中,但從文字中只看到他們在一起之類生活床鋪的論述,從舞鶴的文字裡看不到愛啊情之類的汁液在流動,如<舞鶴淡水>這本書就是如此-或許我還弄不懂舞鶴的愛情觀吧!?

 山田詠美則是從情和慾裡出來,如果舞鶴是從下腹部的內裡源起,通過腦思將性與慾化為文字;則山田詠美則是在從下腹部到腦袋的途中,在心那個地方迂迴了一陣子,摻和一些感情之類的東西,雖然那些東西其實都是很自我的-就算是兩個人的感情,山田詠美還是只會從一方的偏見裡頭去看,而這偏見、這牛角尖,雖然激不了對愛的憧憬,卻可能讓你對自己感情世界和觀念產生審視,或著自己對人、人生的省思--像山田詠美就對〔試著去當個善良人〕這話題感到很有意思,本書中至少有兩篇都是在講主人公試著當個善良人,卻在最後揭開底細,回歸真實慾念的故事--而人們何嘗不是在善良人和真實我之間作拔河?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度選書:蘇西的世界


Sagitta  2003/11/14 01:18

今年,上半年我選-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姓沙蒙,唸起來就像英文的「鮭魚」,名叫蘇西。我在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被殺了,當時我才十四歲。」--第一章。蘇西的世界。The Lonely Bone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說:

印象派是讓你瞇著眼睛看陽光如何
點點斑斑的灑在自然景物上的藝術;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月來,喜歡看張大春在三少四壯集的短文-引經據典、諷古嘲今,有時實在過於牽強,有時又因引用有誤被抓包,引來隱者考文據字嗤笑,但至少篇篇都還算擲地可以有聲,讀來相當有趣。(張大春之前就在彼岸寫了一篇「猴王考」,很被質疑,還花了一番功夫辯駁,其文字收錄在《本事》一書中。)


 近來則注意南方朔的文章-〈SUVs:「權力商品」的典範〉也因過於主觀而引來文客辯駁;〈羅曼史──永遠的愛情產業〉就只褒不貶,或許避人口舌,可讀來就少點兒趣味,但卻讓我想翻一翻《閱讀羅曼史》一書,看看是否有何為文致富之道。


 以上這兩位作家的文章,不僅有趣,也有獨見,讓我想「引申閱讀」一番--我就真的去買了一本蘇軾筆記,也真的想看一看國外的羅曼史小說,想了解其成功長銷之道。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gitta  2003/06/11 12:54


「耶利哥的玫瑰。我把我過去的根莖浸入心田的活水,浸入摯愛、憂愁和柔情的清泉--於是,我珍貴的小草再一次、再一次神奇的萌發出新芽。直到有朝一日,一切都不可逆轉,心田貧瘠乾涸,清泉永遠枯竭,那時,它才會埋進遺忘的死灰,我的耶利哥的玫瑰。」-伊凡.蒲寧「耶利哥的玫瑰 」


 我個人強烈地、直覺地懷疑-所謂「耶利哥的玫瑰」是指含羞草,至於是什麼原因、什麼理由?ㄟ~直覺嘛!問我,不如去問一個基督教徒。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gitta 2003/07/16 15:50


  • 台灣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

  • 詩人,著名作品如洪範出版之「銀碗盛雪」詩集。

  • 亦從事小說創作(如「時間龍」),散文寫作(如「迷宮零件」)。

  •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agitta  2003/07/22 17:43


    作家簡史-


    • 1957年生於舊蘇聯西伯利亞地區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