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觀影視 (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日上午,在辦公室座位預演下午的簡報時,又把舒伯特:冬之旅(Schubert:Winterreise)拿出來聽,一來是因為聽不懂德語、不受干擾;二來也是因為冬之旅曲調悲切、不至於激昂我的心情也不會讓我跟著哼唱,還蠻好用的!

只是,聽著、聽著,其實還是喜歡最後一首「手風琴老人」甚於普受歡迎的「菩提樹」,不管老人是不是死神,不管是將自身替換到主人翁或老人身上,都會覺得:「夠了!就這樣了!世人、世事,無非如此!不要試著跟世界爭辯了!」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雖然此篇還是草稿,尚未完成,但還是先張貼出來,以便刺激自己來為最後收尾!]

 

這是我個人認為最好看、最經典的一部教育電影:教育父母如何教育小孩的電影!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底下有劇情,不喜者誤入!!! 底下有劇情,不喜者誤入!!! 底下有劇情,不喜者誤入!!! 總覺得陳可辛的<投名狀>差了幾點,主要有: 1. 牽強的龐青雲:總覺得龐青雲這角色很牽強,從裝死、遇女、入匪、投軍、打仗和掌權,慢慢的知道陳導要把龐將軍塑造成經世濟國的儒將,以呼應後面的翻案觀和陰謀論,但就是牽強--少年時看到捕快痛打窮人時,就發憤要讓世界太平?怎麼看起來就像一顆饅頭要翻案?(尤其撲殺太平四千軍那段,不知是褒是貶饅頭?)殺趙是因為朝廷要殺,自己卻沒想到如何保趙?老實說,這件「刺馬案」本來就很複雜,陳導為了替龐翻案,用了多次內心話、流淚戲來扭轉、強化龐的路線和抉擇,卻大大簡化了原本的複雜度,使得龐這條路走得很牽強。 2. 平板的姜午揚:金城武算是演得不錯了!這不是他的問題,是姜午陽的問題,因為姜午陽是用來支撐投名狀的最大支柱,也是激化和裂解龐和趙之間歧見的最佳人選,當然也是執行最後劇情的唯一角色。但我想,就是因為只是夾心、只是串場,反而讓姜午陽本身角色少了許多該有的稜稜角角的特色,變得像薄薄一張投名狀一樣的平板角色!(總覺得投名狀要寫在紙上,棼之以告天才是。) 老實說,角色最好的反而是趙二虎,粗獷猶帶細膩、直爽善於領兵,從一開始角色定位就很明確,就知道入匪投清所謂為何--首先是為貧苦山裡的部下們、之後是聽龐言為了貧苦大眾,且到最後還願意相信投名狀勇於救龐,甚至,我自個兒認為,趙的最後一句大哥,不是在質疑,而是在感嘆無法同年同月同日死!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是可彈唱自娛的詩; 詩,是在心裡低吟的歌。 1. 之前,大陸作家韓寒表示現代最好的新詩,出自於流行歌詞,如長期為周杰倫填詞的方文山即為一例;雖不全然認同,但也認為有理,讓我想起[唐朝樂隊]的那幾 首絕棒歌詞的搖滾樂、[骨肉皮]的那句「為了在遠方等待的自己,我還要努力的做下去」以及目前認為倒裝句最佳範例-[南拳媽媽]的<悄悄告訴她>。 2. 之前,台灣文壇又有新詩抄襲事件,再加上幾月前的大陸新詩文壇紛爭,讓我深深覺得:「無法讓人在心裡迴響、低吟的詩,無論新舊、體裁或形式,都是濫詩。」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Sagitta

 1. 肥皂劇與經典片的不同,在於肥皂劇較善於且執著於營造劇情,至於連續或不同情節之間的連貫性、合理性或邏輯性,會讓刻意的作者和預想的讀者聯手忽略掉。

 2. 在我看來,英國是全球最民主的國家,近千百年來,致力於王權、貴族與平民之間的權力均衡;但在魔法世界裡,部長、校長或代表們,卻是民主的絕對麻瓜,哦!是比麻瓜還麻瓜的蠢瓜。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過頭來談談古典音樂?學琴的小孩會不會變壞?我覺得是不會!因為:

1. 因為所有音樂老師都很兇,學琴的小孩不聽話就會被趕出去,所以變壞是被趕出去的那些學不好琴的小孩,學好琴的小孩是絕對乖乖的。(所以想要讓小孩快樂學古典X琴的老師只是在奢望,或許去學爵士,小孩才會快樂多多!)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家夫人從她手帕交的網站中引起了對《交響情人夢》的興趣,但在找不到日劇的情況下,我就先拿漫畫來充饑,自個兒先看了一會,評論是: 就算灑上了金粉,垃圾食物還是垃圾食物!

金粉是啥?就是哪些可能沒接觸古典音樂的人們所不了解的樂器、樂曲和指揮等等物名、曲名和人名,垃圾就是一堆介於天才與白癡一線間的腳色們和劇情,雖然些許小段落還有些珠玉,如野田的啟蒙老師和千秋懷念老爺爺那段,但整體加起來就是垃圾!看不清楚為何主角喜歡音樂,以看不出角色們對音樂的執著、堅持與努力,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誠然,皇后鞏俐是全劇的中心,她也著實演得不錯;相對來看,周潤發不僅戲份少,所呈現的轉折不夠,也使得他的演技看來有些太過,不夠潛沈。周杰倫就不用說了,還太嫩了點。劉燁這腳色就很奇怪,需要他來串場,但又覺得個性、表現都很奇怪。

但這齣戲還是有著致命缺點,就是浮誇!其實,就算少了哪些錦衣玉堂,整齣戲也不會失色,反而更能凝縮在角色衝突上。

況且,我一直認為:兵荒馬亂、征戰連連的五代十國,哪可能有連盛唐都無法擁有的排場!

(於三重住所速記)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定要看《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絕對夠煽情,能讓一個中年前期的男人哭得淋漓盡致,還和老婆吵架後對泣的電影,怎麼說都是對人生的一種啟示,一種價值的重建。

為什麼要看松子?因為松子教我們要愛!而像松子愛得那麼努力,卻還得不到幸福,如果我們不加把勁,又如何能得到幸福呢?

想想松子,面對愛情或者追求幸福時,沒有尊嚴但又沒有退怯,松子的一些作法我們或者認為是錯的,松子的最後結果我們或者認為是悲哀,但至少她很努力!所以呢?我們能夠不努力,就奢望能夠得到松子只能在死後天堂得到的幸福嗎?

「愛人,然後被愛」,這是松子一生對人的願望,也是松子行動力的核心,也是松子成為別人的神的原因,也是我們一般人的小小卻又亙久的人生奢望!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猜火車的結局剛好可以完全吻合鬥陣俱樂部的開頭唷!

最近 PPT 網站又再談 Edward Norton,又把 Fight Club 提出來談,其實想想,Trainspotting 的結局其實可以和 Fight Club的開頭完全契合唷!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喜歡的一幕,是葛奴乙在刑台上,在眾人大雜交前,葛奴乙最後一次揮灑香水白巾,然後不經意讓白巾隨風漂浮。 在那同時,刑台旁群眾們的所有眼光、注目和精神,霎時間從葛奴乙本身挪移到白巾的那一點,隨著白巾的漂浮而挪移,讓白巾變成人群的中心。 當下,葛奴乙的神態讓我和他自己也了解,他畢竟是個沒味道的人,雖靠著終極香水之助,但他本身終究是個沒味道的人,他走上刑台之後受到的注目,不是來自於其自身,而僅只是香水。 那時葛奴乙的眼神,讓我好想請導演讓他喝下終極香水,讓他身體擁有味道,然後讓最後一幕提早出現--這對我來說,是個比小說原著還好的結局。[End]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真的長大了,雖然有統一化(7-11)的疑慮,但至少邀請唐朝樂隊來台灣,照顧一下台灣十年前的搖滾同學們-也就是我!

至於刺客樂團,最近好像都被唱芭樂歌的台客樂團比下了吧?而那麼囂張的台客「濁水溪公社」也不再覺得那麼聳世,不知是否因為年紀大了,所以導致口味變了,或者見怪不怪了?

唉!可歎這次海洋音樂祭我得南下,赴不了盛會!不過,還真的希望知道唐朝能多生產幾首新歌,湊張專輯吧!嘶吼吧!讓石頭滾動唄!

引用自:http://blog.chinatimes.com/wonwon/archive/2006/07/19/80387.html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在第四台掃瞄了一下《超完美嬌妻》,突然發現自己超討厭這部電影,不是因為妮可基嫚,而是因為這部電影實際要闡現的恰好是電影裡頭所反對的--當電影結局是女性自主獲得勝利時,我看到的是大部時間都在闡現大男人世界的美好,不管女人如何強勢,男人還是可以獲得控制權,雖然只能在電影中呈現,但這部電影確實呈現了大男人願望的滿足與實現--這恰好是跟這部電影應該想要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的。 其實,就像有人說《大逃殺》其實是一部闡釋愛與勇氣的電影一般可笑,我當時的想法就是《金瓶梅》與《肉蒲團》也許就真的是教導廣大民眾所謂性道德倫理的名著。 原因很簡單:如果您可以忍受看完《大逃殺》那些殘忍酷虐的情節,您所享受的絕對是坐視他人殺戮的快感,就像在看《金瓶梅》與《肉蒲團》時,您所產生的血脈賁張決不是憤怒看劇中人物的背德行為所引起的。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W 2終於要開始在台灣開演啦!真期待它能成為超越<衝擊效應 Crash>的2005年最佳劇情片!

 再者,第一集中,劇情緊緊連繫著SAW這個單字,既代表俗俗的台灣譯名<斷魂鋸>,又意味著SEE的過去式,雙重意象讓英文片名和劇情完全吻合。

 之前就在 BBS 網站上稍微看過美國的評價,據說超越第一集,真若如此,那今年所有看過的片子都匯相形失色了嗎?包括那只能稱為小品的<毒鑰 The Skeleton Key>。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了新近最期待的電影!其期待程度超過《西斯小姐的復仇》,但卻只覺得看完一個半小時 Discovery 或國家地理頻道的濃縮精華版!是的,一個半小時真的不夠,前半段平舖直述的過於平淡,後半段卻也看不夠可愛小企鵝的努力! 


 我想,如果能改成一部影集,分成十集以上在電視播出,才能真正了解到皇帝企鵝的百般努力!而我再想,十二年來累積的影片片段,應該是足夠剪輯成電視影集的!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每個學子都在求學過程中發生不愉快的事件,諸如不被了解或重視、被誤解、被欺負、被教師或同學等強權欺凌的經驗,所以像這樣《春風化雨》式的電影不得不受歡迎。

學 生需要被了解、被重視、被關心,但不同於一個老師擁有三、四十個學生,學生擁有的老師屈指可數,所以老師從學生得到的關心和重視遠比學生從老師得到的多, 也唯有老師付出比學生多更多的關懷,才可能讓每個學生感受得到。(其實當學生比當老師容易太多了!我就是自認為做不到,所以只好放棄,不然有些學生真的蠻 貼心、好玩的。)

再者,這部電影裡頭繞樑的合唱歌聲也是觸動心弦的那把弓,使得這部原本可能劇情中充滿的衝突、激憤和惡氣消弭了不少。

Les Choristes 放牛班的春天 (直譯:唱詩班男孩)


轉貼資料-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W4_SAW.jpg

剛剛看完一部噁爛(我學長形容詞)的電影:

八釐米(8mm)
火線追緝令(Seven)
異次元殺陣(Cube)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底下,則有對劇情的描述,尚未看過電影的就不需要再繼續閱讀了--


最大的失望,是導演沒有完整表現出戀愛前期所擁有的快樂和和對未來的期待!

手法是很棒,從兩人的離婚契約期,倒述回到隔閡漸生時期、懷孕分娩期、婚禮狂歡期和一開始的認識相知期,我們可以體會那裏頭的衝突和轉變,然後逐漸開始替主角們問爲什麼,以及想去尋求什麼是答案?

然後,我原本期待導演會可以給我一個很快樂的過去,那些他們兩人變愛早期、結婚生子之前的點點滴滴的甜蜜回憶,然後我就可以不停的詢問、不停的尋找--爲什麼過去他們兩人相戀是如此快樂,而越到後面卻又越走到那種地步?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02_5x2.jpg

法國電影,出名的新銳導演 Francois Ozon,故事很簡單:五個時期,一對男女,5X2,一個階段性的愛情賞味期,但不建議戀人們或想要墮入情網的人去看,這導演看來對愛情這玩意沒抱好感,所以整部電影前半很棒,後面卻讓我失了望。

以上,是我個人的感想;底下,則有對劇情的描述,尚未看過電影的就不需要再繼續閱讀了--最大的失望,是導演沒有完整表現出戀愛前期所擁有的快樂和和對未來的期待!

手法是很棒,從兩人的離婚契約期,倒述回到隔閡漸生時期、懷孕分娩期、婚禮狂歡期和一開始的認識相知期,我們可以體會那裏頭的衝突和轉變,然後逐漸開始替主角們問爲什麼,以及想去尋求什麼是答案?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30157929009m.jpg

今天,突然好喜歡這首歌,原本這張專輯只對第一首「當我們同在一起」有印象,也聽過同事在KTV唱這首「當我們同在一起」,但今天認真聽完這張專輯裡所有的歌,才發現最喜歡的是「六月廿四日」。

歌詞就那麼短短的八句,但這八句也夠了,也夠點出了何謂失戀後的感覺--只是,這不是剛剛失戀後的感覺,而是經時間沉澱後,三個月、半年或甚至兩年後,才能得到的感覺。

王羚柔的聲音明顯的神似王菲,但有時獨特的唱法,讓人覺得有點稚氣,但是不令人討厭的那種。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