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2003/07/03 10:11 留言
對,我是屬性是泛綠的,但從沒加入過政黨,我比較相信「黨,尚黑」這句名言。
基本上,我認為是泛綠或泛藍來執政都無所謂,因為我認為目前極綠或極藍根本沒有發展的空間,所以大家都只能刻意避開統獨的問題,以取得中間選民的青睞。如果可以,我正希望這次泛綠能夠大敗一次,唯有如此,才能從挫敗中成長。反正民主不是短期可以建立的機制,據我推測,在未來十年內,台灣才可能進步到我能接受的狀況。而這需要藍綠各自輪流執政一陣子,讓他們這些政黨可以學會從妥協中取得堅持,讓我們這些選民可以明瞭從選票中表達意見。
至於我的政治底限在哪?就是只有一條「絕對不要給共產黨統治」,我連對新加坡那種半民主、半威權的政府都無法接受了,何況是「共產黨」!我要可以批評陳水扁、連戰、宋楚瑜或者馬英九的政治,而不是罵個痛快卻等著被抓下獄的統治。而至於啥「一國兩制」,不好意思,您相信嗎?那香港剛剛「回歸」大陸幾年?六年吧?現在還一國兩制嗎?鬼才相信。那就好像老鴇對乾女兒說:「就兩腿開開,不會痛的,只會爽快」。回歸以前這麼說,現在也這麼說;第廿三條就像條鞭子,打得你不得不張腿!(抱歉,以上譬喻有點俚俗,污了大家的眼,但懶得想其他了~{U_U}~抱歉!)
至於未來統獨問題,那不是我能控制的,但現在我是絕對站在反對那一邊,我想台灣人民很多都跟我想法一樣,不管泛綠、泛藍或中間。(就像是和我交情很好的學長,他以前是搖小黃旗的,他就贊成統一,但前提也是:絕對不要給共產黨統治。)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於 2003/06/30 14:06 留言
對於璩美鳳光碟男主角曾仲銘曝光一事,XXXXXX表示,他從頭到尾沒講曾仲銘的名字,他只說了「曾先生」,而且他強調某些國家是連病例的姓名、地址全公開,他已算是做了一定程度的保留。
至於曾仲銘全名被公開揭露,XXXXXX指出,他的話只講了一半,後面那一半是媒體接下去的,他沒說。
中國時報 2003.06.30 邱俊吉/台北報導
當時不知道「蘇」局長是不是很興奮的說:「就是那個『曾』先生」。當然啦!從現在來看,他本來就沒有講是「曾仲銘」本人。我們怎麼可以「自己」指認出來那個「曾」先生就是「曾仲銘」本人?反正「蘇」局長就是沒說過「曾仲銘」全名咩!只不過,我還是不知道為啥當時「蘇」局長要提到是「曾」先生,難到那時他已經聰明到想到那「曾」先生就是那個「曾」先生,忍不住竊笑很脫口而出一個「曾」先生,惹出這段風波。(句子文法蠻白爛的,請不要介意!)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於 2003/06/20 17:33 留言
『「快樂學習教改連線」今天宣布成立!會中,樂學連、前任「無殼蝸牛聯盟」發起人李幸長呼籲,從即刻起,國中小學不得舉行隨堂小考、不得考月考,更不要讓小學生們背著書包回家;因為藉由考試來篩檢菁英是「以後的事」,等以後孩子在國中、高中畢業了再考就行。』
2003.06.20 中時晚報 饒了孩子吧 李幸長:國中小不考試 朱武智/台北報導
那問題解決了嗎?
這倒是讓我想起前幾天的國際新聞-美國一些州政府正在想辦法推動高中畢業考,以正確核實高中畢業生確實具有「高中生所應的知識和能力」才頒發畢業證書,免得高中生拿出的畢業證書讓公司企業視為一張無證明力的白紙。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於 2003/06/19 16:25 留言
且說是不是被陷害了,我相信高明見立委是無辜的,至少那種「氣急敗壞」的演技是超困難的,我不相信他有那麼好的演技,可以把那種「欲哭無淚」的表情演繹透徹。
那這是不是預先陰謀陷害?阿災~我覺得是當權者抓著雞毛當令箭,看過老鼠爬就以為壞了一鍋粥-高明見立委是無心的,但可惜的是被人抓到小辮子,然後竟然越扯越大條。
但話說回來,高委員的政治敏感度也有點過低,在這種政爭非常時期(別忘了,不到一年),一舉一動都有人注意,何況這種牽涉兩岸的要事?
算了,不管~倒是昨天看他的樣子:ㄏㄏㄏ~還是忍不住想笑!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麼令人不敢置信的地方啊,雲深不知處雨林的部落人民敲打著筆記型電腦,西西里島上的老阿媽經營著網路事業(E-Business),「全球的青少年」更分享著--以李維(Levi)牛仔褲網站上的話來說--「以全世界為範圍的風格文化」。 - Naomi Klein 'NO LOGO' 到底是我們被全球化行銷騙了,還是我們真的在期待這樣的世界?
逐漸一統的世界? 2003/06/16 23:51
還記得大學時教政治思想史的教授所推演的兩句話:1.唯一的真理就是沒有真理;2.一個名詞若能代表所有意義,那這個名詞本身就不存在任何意義。所以呢,若「相信所有的可能」,那這種相信~ㄟ~就~ㄟ~非常的~ㄟ的~空~泛~。~{U_U}~別在意啊~我就是嘴比較~!
而原作者 Klein 的原意不是「不相信」,而是「不願意」見到這樣的世界:見到只有 IBM , YAHOO 和 LEVI 的世界。當買件衣服,卻發現只能從 Espirt ,Edwin,CD,CHANEL或被限制在少數內的品牌可以挑選時,這樣會比較幸福嗎?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3-04-21 10:28 留言
前些日子,針對中時報系前掌舵人-余英時先生逝世週年,中國時報接連幾日刊登數篇有關余先生和「自由主義」的報導、文章,其中最讓我感到興致的是由南方朔先生所撰寫之「替自由派正名」這篇文章--雖然南方朔先生針對的是「政治」這個議題,但我也想就此文表達一些拙見,但不僅限於「政治」。
從言論出版自由談起
或許我們給「自由」定義太廣泛的範圍,但也對「自由」有太多的誤解。也因此一旦要講自由、論自由、行自由,有人覺得彷彿是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一般,言詞上顫顫巍巍、甚至心態上避之唯恐不及。現在新聞媒體、出版業者面對著的就是這付局面,彷彿講「言論出版自由」的人就得為今日色情暴力漫橫,政治亂象頻生負上最大的責任一般--所以政府必須委託所謂民間機構設計一款打模機,讓出版品都像是經過打模過一樣的不踰矩。
「這並不意味「自由主義」和「自由派」即沒有信念。它的信念即在於它的「不信」。它「不信」有任何人在道德與能力上可完全被付託,它「不信」政府一定會做好事。由於「不信」權威,它遂主張自由,而自由的範圍則從積極的「爭自由」(Freedomto),隨著時代而往「免於的自由」(Freedom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國興提倡第五權事件系列)
葉國興=應聲蟲?
於 2003/04/17 23:36 留言
昨日:「他強調,出版法廢止後,平面媒體沒有任何管理法源,只要新聞局有存在的一天,就必須負責。新聞公害防治委員會完成的研究,將公布給社會了解。 」
今晚:「裁撤新聞局?葉國興:非常贊成」、「新聞局長葉國興對此表示,他非常贊成,更是夢寐以求。他認為新聞局是威權時代產物,「光是看以前的新聞局、新聞局長威力有多大就知道」,這單位早就應該解構。」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從游月霞批評蔡英文為老處女開始......)
老處女與Roxie
於 2003/04/04 00:26 留言
Billy翻著文件說:「讓我們看看現在有什麼-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於 2003/03/28 14:46 留言
昨晚餐畢,在和學長從師大夜市步向政大書城路上,學長不知為何迸出一句「路有凍死骨」,當然我就隨之加上一句「朱門酒肉臭」。當時學長提這個來跟我說啥我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我一直跟學長強調-一定是先「朱門酒肉臭」,才會「路有凍死骨」,財富過度集中,分配不均嘛!
今早又想起這問題,才知道-至少國父說這一點是對的-「不是患貧,而是患不均」。而百年前不均是天然所致的,而現今的不均是「人可為而不為」的。
而又想起,昨天會議中提到我們台灣稅制是徵不到流入外國資金的稅,為何呢?因為立委豬公並不同意!所以呢,像美國國稅局那種跨國追殺香港人的存錢豬公等事,是不會發生在台灣的啊!
等到發現「路有凍死骨」,我們或許才會看到「朱門酒肉臭」,但那臭其實我們聞之久矣,只是如入鮑魚之肆。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agitta 於 2002/12/06 09:51 留言
不愧為大內高手,這招實在厲害!
這一招像美國西部牛仔,一扔就套住了馬脖子,
不管馬兒要往那兒跑,就是要拖著牛仔向前跑。
馬兒敢甩脫繩圈?絕不行,會亂槍當場打死掉,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於 2002/12/01 14:09 留言
分明是三方的錯-護士、麻醉師和醫院,
現在看來不幸的只有小孩、家長和護士。
不幸的源頭在哪裡?在醫師主導的醫院!
醫院管理不當讓麻醉師把危險品亂放置,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於 2002/12/01 13:46 留言
經濟不景氣,連我的回憶也會被剝奪掉-
連混兩年的麥當勞西子灣店都拆招牌了;
姓謝的啊~你主政四年,我也看你兩年,
但結果只一個失望而已,你真被看扁啊;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gitta 於 2002/11/28 11:59 留言
昨晚在老地方和老學長吃飯時,一時提及目前的選舉, 老學長這反泛綠派的看法讓實詫異-太不樂觀了, 他認為馬最多只會小勝,李還是有三成基本泛綠鐵票,
投票率會偏低,因為中間選民還是會用不投票作抗議; 但我倒認為馬會大勝,中間會有大量反扁賭爛票。 是的,我是認為廿多萬人上街只是警聲,第一響喪鐘,
等到下月七日結果一出來,那才是真的當頭棒喝之擊。
民主政黨只會把選票當回事,當作身家性命一樣來看, 所以輿論不管,遊行不管,搓湯圓、矇眼睛就過去了, 但選票不一樣,在台灣已經做不了假了,是真實硬戰,成一根大棒,當頭給它一擊。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gitta 於 2002/11/25 17:53 留言
您老的可真快,一下子就跟姓李的一樣了。
初來台北那四年,就爽快您那主政的魄力,
雖然與馬初役失敗,就期待您的東山再戰,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gitta 原寫於 2002/10/28
反對放生的人士並不是反對放動物一條生路,而是反對「抓來放」的形式化、儀式化放生。把一籠籠被無辜抓來的動物放在另一個陌生的環境裡,沒錯,這不放生,而是「放死」。
曾從媒體中聽聞過保育團體如何野放,大致歸納成以下三個重點:第一,確保野放前動物的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第二,確認野放的地點適合並能提供動物有良好的覓食、匿蹤之環境;第三,持續觀察野放後動物,以確保其生存狀況。而台灣式的宗教放生又是如何?只不過是把一籠籠裝好的、餓到厭厭一息的動物丟到一個大家都可以去看看「放生」儀式的地方而已,最嚴重的是-這些小動物是純粹為了被「放生」而抓來的。像這種拜拜式的放生,已不知多少次在台灣媒體引起論戰,但卻還持續發生,這反應出我們對保育觀念仍不徹底認知的問題,指出我們單純地只知道「確認動物生命」的膚淺,而不能做到「確保動物生存」。
是的,我們是該教導小孩子尊重動物的生命,但更要教導小孩尊重動物的生存權利,並能維持其生存。生命只不過是一口氣而已,生存則是能否保持這一口氣的問題,不是把動物丟在那,只要他一口氣在你離開前還在,那你就是放他「生」了。要教導小孩子的是-生命沒那麼簡單,沒得吃、沒得睡、沒地方排泄,沒有什麼動物可以活得下去。放「生」不是一項單純的遊戲或簡單的教學活動,而是一件必須尊嚴以待,持重以事的責任。
在我個人觀念裡,被飼養、被抓來當作食物的動物並不用野放,因為市場供需問題,今日你買來放,明日他就抓更多來給人吃和給你放,問題只是更加嚴重。而單純無辜被抓來的動物,你只須單純的問販者:「這又不能吃,你抓來幹嘛?」,順便再加一句,「這樣好殘忍喔!」,但我最怕的是他回答:「可以賣給拿去放生的人啊!」,這也是我反對「放生」這一儀式的最大理由。我會放生,是因為動物不知為何跑到他不適合的環境裡,例如我的房間、柏油路上抑或其他不適合牠生存的地方,而我只是單純地放他們回到原先生存的地方而已。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gitta原寫於 1997-01-01 23:38
以一個無信仰者的身份來討論神的能力或許是不恰當的。但若論及世人與神的關係等種種時,這種討論倒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我還是得反駁別人,一些關於我為何沒有信仰的理由。
第一, 世人與神並不是處在一種對等、公平或應該合宜的關係。我們或許得要信守神的規定、或許可以求賜神的恩典,但神對這些的回應並不是一種必然發生的。也就是你不可能確定你上得了天堂,或者,確定有些人總有一天會被雷公擊倒在路口。最多,你只能目睹或耳聞到這些,然後說這是一項神蹟。就是因為神的回應是一種不確定,所以你也無法確定這種事件的發生是屬於神對於世人的回應、還是一種奇幻的機率組合的結果。所以「信不信仰神」和「神是否會賜福給我」,兩者之間,並不存在著必然的關係。
第二, 若是論及「信仰忠誠度」和「神的回應」之間的關係,就像「不要問國家為你作什麼,而要問自己為國家作過什麼?」的句子一樣弔詭,不僅是一種群體壓力的迷思,也是一種程度上無法界定的矛盾?換句話說,犧牲(不論為神或是國家、群眾)是應該根據何人的利益(他者或自己)來作選擇?此種選擇是否能在自由意志的前提下進行而不屈從於群眾意識?而關於「完成度方面」(指信仰的程度)又該如何界定?所謂的不及與達到的程度是否能清楚的分析出來?
既然無法確定信仰與不信仰之間的差異性,那或許神所能予我的,只是成功的運氣,其餘的就靠個人的力量、智慧和努力。那選擇不信仰,也不應該是種必然的罪,一種錯誤的選擇。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6(?)~約是在大二左右時寫的,用來回應自己對「Fight Club」和「No Logo」的看法。
資本商業為了達到大量消費必須以大量廣告刺激大眾欲望,
然而被刺激出來的大量欲望又不能完全在市場中獲得滿足,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寫於 1995/06/06 by Sagitta Pan
關於壓榨、欺凌、宰制這些名詞,總有說不玩的故事和寫不玩的論文。為什麼呢?我想,人類不愧是習慣於「鬥爭」的動物吧!例如說,文明成長的動力除了讓自己變好外,是不是也有為了搶奪別人手中物的成分呢?例如說,戰爭是不是一種人類永遠完成不了的事和一直持續中的歷史呢?例如說,兩個人彼此的思想激盪,才能產生出真理的火花,那那種接觸的過程是不是算一種鬥爭呢?而李宗仁在一本三國演義裡看到一個「厚黑」二字,其實說的不是鬥爭之道嗎?而魯迅在四書五經裡看到的那隻「吃人的怪物」,不是中國五千以來鬥爭歷史下的勝利者(或言統治者)嗎?跳到眼前,所謂的成功之道,真的是超越自己嗎?
PS.
其實我忘記了一個盲點,那就是要有抵抗才有鬥爭,不管是內心的、言語的、文字的或肢體動作的,如果只是順從,那就沒有鬥爭可言。
要講鬥爭,我想還是先定義一下鬥爭的意思比較沒有爭議一點:所謂的鬥爭,就是「兩種」「互相」「敵對」的「行為」。(詞彙,頁九九八,文化出版社,七十七年五月五日出版)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