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來很不喜歡《QBQ!問題背後的問題》(<span style="">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span>) 這本書,因為書中許多舉例,例如因為在速食店候車道購買不同冰淇淋會引發車輛熄火的靈異事件(原因在於等候時間不同使得引擎怠速熄火),讓我覺得很像好幾 年前流行過的系列書--《心靈雞湯》,就是舉例很多奇蹟,但奇蹟本身就是因為超低發生機率與原本預期絕不可能才造成的印象,有重複且持續發生的可能就不會 是奇蹟,而是有原因--QBQ的舉例就讓我有這樣的感覺,一些奇蹟般的例子,若能發現背後原因可能是好運,沒有發現卻被日後變更解決是常態。 但今日在作新人報告訓練審核時,卻好想跟他們說:要注意QBQ啊!當作完整理與分析,得到一些看似正確的答案,請還把這暫定的答案打個問號,好好想想形成目前暫定答案的主要因素為何?是否只有這些主要因素?其他因素是否會影響原有答案的暫定假設?這是一連串的問題! 所以呢?研究就是在自己自以為得到答案時,就再對答案給個問號,回頭用原本研究面向的對立或相關面向去思考這個答案對不對?一層、一層分析解答下去,自己的立論和邏輯才會更加完善!當然,在時間和人力限制下,能做多少就只能看個人能力、自由心證和良心道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gitta 的頭像
    Sagitta

    燕子+暘光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