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亞洲可維持顯著成長?


內需部門

高貢獻度中

低貢獻度

外貿部門

高影響度

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

南韓、新加坡、台灣

中低影響度

中國、印度、

印尼、越南

日本

-引述自楊家彥所長<當前國內外總體經濟焦點之檢視>

地點:ITIS研討會-台灣經濟研究院
時間:2008-04-23 09:00~12:00

其實,從上張表格來看,我認為楊所長對於亞洲國家能否撐過今明兩年的歐美日經濟衰退並不樂觀,僅看好中印印越等四國,認為南韓、新加坡和台灣得靠內需支撐,而泰馬菲則面臨重大危機。

然而就我來看,其實我比楊所長還悲觀、甚至比參加座談的花旗銀行鄭貞茂副總裁還悲觀一點--因為我認為歐美日經濟衰退將造成連帶效應,新興市場經濟衰退雖然會延時發作但仍無法避免。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全球經濟的連動性,雖然中國本身具有足夠的內需市場支撐,但勞動合同法和產業升級政策會不斷提升其生產、製造成本,再加上人民幣升值,不僅會造成出口困難而產業外移,也會加劇其物價上漲,終而影響其本身經濟。

至於印印越,我是認為歐美日經濟衰退將造成此三國外來投資的衰退和進出口的低迷,而在本身內需市場尚不成熟之際,經濟成長恐被扼殺在其中。

其 實反思全球經濟,歐美日輸入產品、輸出技術以及新興市場輸出產品、輸入技術,是目前正常經濟連動關係。但若歐美日經濟衰退,產品輸入減少,使得新興市場隨 之輸出衰退,無法獲得資金來輸入技術,也連帶影響歐美日無法輸出技術以獲得資金來拓展經濟,如此一來,將不得不形成惡性循環而不可跳脫。

實 則我也認為這不僅是歐美日經濟衰退所造成,主要深層因素有二:一者,「沃爾瑪利用中國產能提供廉價產品」的商業模式已近極致,無論未來產業外移到越南或其 他地區都無法再對降低生產成本有所助益;再者,資訊科技對於生產製造所能提供的溝通、管理成本效益也已發揮到極致,未來資訊科技的深化所得的助益將僅會看 到ROI的遞減。

因此,說句不負責任的想法--在未來,「以全球為市場、以成本為產品」的商業模式將無法再有所成長,而客製化、服務化和在地化,才是未來商業模式的重心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gitta 的頭像
    Sagitta

    燕子+暘光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