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網路 BLOG 上面出現有趣的論點,意思是:免費使用者不能對免費網站比手畫腳,因為你是在免費享用人家的成果。其實,這論點似是而非,只是題目很小,牽涉的範圍卻又很大,所以底下的長篇論述是難免的!

想要簡單結論的看這一段就好,其實大家會認為 Google 或 Yahoo 免費嗎?如果免費,那麼這兩家公司的超級股價、龐大營收哪裡來的?(雖然目前只有 Google 還可以配得上這句讚揚)答案很簡單,其實是他們從廣告主那邊收到的錢,雖然都不是從我們免費使用者口袋裡掏出來的,但也只是我們沒有直接匯到他們網站的線上帳戶而已,而是透過眾多的免費使用者當做消費者,貢獻很多利潤給廣告主(企業或公司),然後讓廣告主有錢投廣告在網站上,這樣轉了好幾手才到他們網站經營者手上。

底下,就是比較長的論述,由之前幾個短篇回應加上新撰文字彙整。其實有商業或管理背景的網友,就不需要看底下的冗長文字,因為只是上一段的延伸解說,其中的道理還是一樣簡單。

一、一切都是因為 COST

用 COST 這個詞,其實是要避免大家當它翻成「成本」,在底下文字中,我希望大家能把它翻譯成「花費」,也就是「只要有網站提供網友服務,就一定有花費,也一定有付費的人」。

「架網站來提供服務,就一定有硬體設備、網路頻寬和人力維護,甚至程式開發的花費!」所以說,政府網站不用錢?學校網站不用錢?其實那都是政府(教育部)再付錢。

舉例來說,台灣網路史上最挨罵的無名小站,挨罵的最大原因在於它在網站開發和成長前期,是透過學術頻寬和學校資源來經營網站,然而藉由政府付費因而大量收集到使用者的資訊和內容,卻在商業化後全部納入己有!

至於個人網站,可以舉例的包含已經商業化的巴哈姆特和Mobile01,在網站開發和成長前期都是靠網站經營者付費才撐下去,也因為撐下去才有成長到擁有足夠的使用者來走向商業化。

再說像 Wikipedia 這類具備公眾性質的網站,也是因為有大量外界贊助和法人經營管理化,才能維持現有的服務和規模。

其實,簡單來說,沒有免費這回事,只是誰付錢而已!政府、學校是拿我們的稅金付錢,個人網站是拿私人財產付錢,公眾網站是拿其他有錢人或金主或投資者的資金來付錢,免費網站呢?不是拿經營者的前期投資(像不想要收費只想在網路佔有一席之地的MSN),就是拿創投資金(像沒被Google買之前的YouTube),不然就是拿廣告主來付錢(像Google或Yahoo)。

免費使用者不得於沒有付費

所以說,免費使用者不是對免費網站沒有金錢往來,只是這往來是隔了好幾手才到免費網站經營者手中。

首先,你要先把免費使用者當作一整個龐大族群,而不是單看一個使用者,這個龐大族群裡有的每個人都是消費者,除非能自力耕生且都不花錢買東西,也全不用NIKE球鞋、寶鹼牙膏等等消費性產品,不然就會透過消費把金錢交易給企業或廠商,而多餘的利潤就會透過這些廣告主繳錢給所謂的免費網站打廣告。

為何廣告主願意把廣告費投放在免費網站,其實唯一的原因就是免費網站擁有使用者(不論免費或收費),甚至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和消費習慣!之前大家都還在吵 Facebook 的個人資料是屬於 Facebook 還是「免費使用者」,就在於爭論原本屬於個人所有的資訊或習慣在網站資料管理中歸屬於誰?

實則,以Google來說,當你成為Google的"免費"使用者,就成為Google拿來推銷自己給廣告主的"數字",你就算不點 Google 廣告、還是會被算在其中報給廣告主當做投放廣告的參考。何況,從來不點廣告 的免費使用者比例有多少?而就算你真的從不點選廣告,還是依賴龐大的免費使用者族群幫您點選廣告,然後讓廣告主付費給免費網站。

其實,雖則免費使用者沒有直接付錢給網站,但龐大的免費使用者族群是藉由消費,讓企業從中獲利以後得以付費給網站以做廣告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所以我認為廣大的免費使用者本身就是消費者,雖然沒有直接付錢給網站,但仍透過消費的商業模式付錢給網站。

這層關係有點複雜但不難想通,就像以往我們看無線電視台一樣,我們買電視機但卻從不用交錢給台中華視等無線三台,因為企業、廠商會透過廣告模式為我們繳錢。那我們可不可以批評電視節目不好看、或者很黃很暴力?當然可以,當廠商或企業收到我們觀眾的民意後,自然會把廣告抽掉,讓那電視節目活不下去。

反過想來,免費網站不就是這樣?這麼多免費功能其實都是靠廣告在營生,免費使用者/消費者不爽用了,一旦從網路流量、使用者數量、線上討論甚至新聞報導上讓企業、廠商看出端倪,一樣給你抽廣告讓你的網站營收跌到谷底,活不下去。

所以說:免費使用者有沒有權利或權力去質疑免費網站不堪用、不好用、不能用?當然可以!而這些免費網站也得視情況去回應、滿足這些免費使用者,不然,當免費使用者走光光之際,就是這些免費網站駕鶴西歸之際!

其實還是回到原點:免費使用者不是沒有付錢給免費網站,而是透過其他方式,就想我們看無線電視、當電視兒童一樣,這商業廣告模式由來已久!

付費使用者存在的理由-市場區隔

如上所說,既然免費使用者都有權利和權力要求免費網站提升或增加功能,那為何有些使用者還是寧願付費?

首先,免費網站不可能完全滿足使用者需求,主要因為技術與資源的不足,網站功能越多越強,所需要的網站技術和網路資源也就等比增加,讓部分志願捐助的使用者付費可以減輕開發、維護及營運等成本負擔,但應該入不敷出吧!

其次,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針對使用者作市場區隔,這也是免費網站除廣告外,另一種最佳獲得營收和利潤的商業模式,讓部分希望能擁有更多功能、資源且願意付費的使用者,得到比免費使用者更多的資源和功能。

但這部份的操作必須非常巧妙,因為基本的免費功能和資源才能保障擁有龐大的使用者族群,而付費功能則必須一方面讓付費使用者覺得物超所值,另一方面又不可以讓免費使用者感受到自己是被歧視的、不會被注意的、不會被滿足的,不然龐大的免費使用者族群一旦外流,願意付費的使用者也不會肯留下來-尤其在重視網友族群大小的免費網站經營模式之中。

結論

其實再想想,無線電視(有線頻道電視不算,這屬其他模式)是免費看的,這和免費網路服務是一樣的事情,這就是長久以來的商業和廣告結合的經營模式,很多雜誌、報紙也就是靠這樣模式存活的,這也是為何現在網路興起的情況,傳統紙本媒體漸漸弱勢的主因。不是沒有金錢的直接往來,就沒有金錢在其網絡中流通!

那免費使用者是否有權力、權利要求網站?當然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gitta 的頭像
    Sagitta

    燕子+暘光

    Sagit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